地址
唐山市高新区建设北路156号
近日,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青年博士教师马国兴联手华侨大学、深圳华大基因、西北大学团队在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facultative plasminogen-independent thrombolytic enzyme fromSipunculus nudu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6.6,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华侨大学许瑞安教授、崔秀灵教授、深圳华大基因石琼教授和西北大学陈希教授为该工作共通讯,生命科学系青年教师马国兴博士为论文共同一作,威廉希尔官网:为论文的第二署名单位。
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该研究主要聚焦如何更好地应对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的血栓性疾病。研究首次解码海洋星虫全基因序列与生物多样性,系统性研究了新型的兼性、纤溶酶原非依赖性的溶栓酶,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团队成员马国兴勇挑重担,研究揭示了从海洋星虫发现的一种新型的兼性、纤溶酶原非依赖性的溶栓酶(snFPITE),或可克服现有溶栓药物多种弊端。在海洋生物药物研发领域,率先完成海洋方格星虫全基因序列测定、转录组分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相关突破性成果分别于2011年、2015年和2024年成功录入国际Genebank数据库,为新一代溶栓药物的研发筑牢了关键基础。2014年,团队成功获批国家海洋创新经济示范项目,获得1540万元专项资助,为该项目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有力推动了这一极具价值的科研课题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示意图
该研究揭示了从海洋星虫发现的一种新型兼性、纤溶酶原非依赖性的溶栓酶(snFPITE),可以克服现有溶栓药物诸多弊端。首先,新型兼性的snFPITE不仅可以通过激活纤溶酶原途径溶解血栓,而且可以参与直接降解纤维蛋白途径。因此,可以双管齐下;对纤溶酶原异常的患者有更好的疗效,对正常纤溶酶原的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其次,新型兼性的snFPITE激活纤溶酶原作为新型纤溶活性剂(Flaa),而不是传统的纤溶酶。因此,细小的Flaa能够更加轻易穿透血栓,实现同时溶解血栓表面和内部的血栓的功效。第三,snFPITE可以降解纤维蛋白成超细的小肽片段,使溶栓周转更加顺畅和快速。第四,与PA和纤溶酶相比,snFPITE只受到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和 α2-抗纤溶酶(a2AP)的轻度抑制,表明在血液循环过程中,仅有少量的snFPITE被猝灭。令人鼓舞的是他们的研究工作很好地证明了snFPITE本身存在着一个新的、更有效新的“竞争抑制”机制的和条件反应。此项研究将为开发高效的新型溶栓疗法提供新奇视角,也为深度开发我国丰富海洋滩涂资源指明了方向。该项目成果已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915-y.pdf
报道链接:
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articleDetailShare?articleId=87793e9c9fc04680b787d4884b26b73e
(党委宣传部)